项目

做文化艺术的联结者

当前位置:首页>项目

“华檐吉光——匾额文化展”展陈案例

时间:2024-10-22   访问量:27

“华檐吉光——匾额文化展”展陈案例

展览概述


“华檐吉光——匾额文化展”作为洛阳匾额博物馆的精品展览,旨在通过丰富的展品与创新的展示手法,深入挖掘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匾额文化。该展览不仅是我国首个专注于匾额收藏的国有专题博物馆的标志性成果,更是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思想观念、处世哲学和道德规范的重要窗口。


1.png


2.png

展厅入口

展览主题与分区设计

展览主题:
展览围绕“匾额文化”这一核心主题,通过三个主题部分——“如翚斯飞”“列肆如栉”“表崇望显”,全面展现匾额的历史、艺术价值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分区设计:
“如翚斯飞”区
此区域聚焦于匾额的装饰性与象征意义,通过场景还原与精选的匾额展品,展现其在古代建筑中的重要作用。游客可以在此区域感受到匾额如何与华美的屋檐相得益彰,既美化空间又传递深远寓意。

3.png


4.png

展厅第一部分

5.png

清代“灵佑襄济显惠德荫王府”匾


清代“灵佑襄济显惠德荫王府”匾,边框雕饰有龙、云龙、凤凰及麒麟,含有“大吉祥”的寓意。这位“灵佑襄济王”是洛阳偃师岳滩王庄村人,名叫黄守才。传闻他志在治水安民,因治理黄河水患有功被当地百姓奉为“河神”,民间称其为“黄大王”。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他被敕封为“灵佑襄济王”,清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又被加封“显惠”。黄河流域上自兰州、下至青岛,沿途都有纪念他的庙宇,这块匾即是家乡父老为其所建庙宇上悬挂的匾额。

“列肆如栉”区
该区域通过复原一条老洛阳民国风商业街,生动再现匾额在商业活动中的实际应用。布庄、饭庄、药庄、香粉铺、首饰店等依次排开,与洛阳匾额博物馆珍藏的“和顺永绸缎布庄”“聚元堂药材局”“西亳花楼老店”等招牌、匾额相映成趣。游客可穿梭其间,体验旧时商业繁华,同时学习不同行业匾额的文化内涵与商业价值。

6.png


7.png

展厅第二部分

“表崇望显”区:此区域重点展示科举匾、祝寿匾、功德匾等具有特定社会功能的匾额,强调中华民族崇德重礼的传统美德。特别是“状元及第”匾的数字互动展示,通过大屏幕动态画卷再现古代科举盛况,增强观众的历史代入感。此外,设置互动大屏与小游戏,如官补图案识别挑战,让游客在趣味中深入了解匾额文化的深层含义。

8.png


9.png

展厅第三部分

创新展示手法

场景还原与沉浸式体验:通过高度还原的历史场景,如商业街、科举考场等,使游客仿佛穿越时空,亲身体验匾额在古代社会生活中的真实面貌。

10.png

民国街景复原


多媒体互动技术:运用滑轨屏等现代科技手段,丰富展览形式,增强互动性与趣味性,使传统文化以更加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给观众。

11.png

滑轨屏


数字互动区:设置多块互动大屏与小游戏,如“状元及第”场景再现、官补图案识别等,让游客在参与中深化对匾额文化的理解,提升展览的教育意义与参与感。

12.png

“状元及第”场景再现

13.png

匾额定制明信片设备

文创产品好评

洛阳民俗博物馆近期推出四款文化创意印章,一推出便受到众多游客的青睐。


14.png


这些印章原型全部来自该博物馆馆藏的珍贵匾额,每一枚都“大有来头”,咱们一起认识下——

15.png

清代“状元及第”匾额


状元,明清时期是指科举考试中殿试的第一名。这块匾额的主人陈继昌,是清代嘉庆二十五年的状元,官至江苏巡抚。据说,他学习特别好,虽然是生病时参加殿试,依然夺得了第一名,他还是乡试、会试的第一名,所以堪称“三元及第”。有资料显示,从1820年起至清代灭亡的90多年中,就出过这一位“三元”状元。
该匾为“覆斗式竖匾”,匾为红色,匾文金色,该匾四边的边框有金色纹饰,镂刻做工精细;匾上框正中有一龙,龙头下探;两侧匾框各刻有3条龙,还有云纹、如意云头纹饰等。

16.png

清代“钦赐寿官”匾额


钦赐是指由皇帝赐予的匾额。寿官,是明清时期尊老制度中赐予老人的一种荣誉称号,属八品官衔,官方发放俸禄、授冠带、赐匾额,但没有具体职务。寿官由本地乡民、宗族、士绅举荐70岁以上且“德行著闻,为乡里所敬服者”,经过地方政府逐级申报,皇帝恩准后方能授予。
这是一块竖匾,高1.4米、宽1.15米。自古以来,人过七十古来稀,长寿者也是政治昌明的一种体现,反映了明清时期尊老敬老的社会风尚。

17.png

清代“君子偕老”匾额


该匾额由晚清重臣左宗棠题写,意在祝福匾主人夫妻恩爱、白头偕老。该匾高0.65米、宽2.05米,匾文字体为金色,有楷书之方正,又不失行书之洒脱。
该匾上款为“钦命太子太保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两江总督二等恪靖侯左宗棠为例授文林郎林石楚立”,下款为“光绪八年(1882年)岁次壬午孟冬月谷旦”。岁次壬午是当时的年号即1882年,孟东月为10月,谷旦是良辰吉日的意思,由此可以看出,匾额写于1882年10月。当时,左宗棠已身为恪靖侯,正积极倡导洋务运动。

18.png

民国时期“福缘善庆”匾额


该匾长2.28米、宽1.1米,上款为“恭颂芳谷郑老先生大人懿行”,下款为“中华民国二年仲冬谷旦,众亲友立”。这是乡亲们送给一名叫郑芳谷先生的功德匾,意在称颂郑老先生积德行善,广结福缘。
该匾黑底镶金边,纹饰雕刻及文字皆涂有金粉,周边镶雕“回”纹图案。值得一提的是,匾额外围四周边框浮雕有龙纹和牡丹、莲花、菊花、梅花图案,含有一年四季“富贵吉祥”“年年平安”“杞菊延年”“眉开眼笑”等喜庆吉祥之意,两侧边框中心雕有石榴花瓶和寿桃花瓶,寓“多子”“长寿”之意。
游客可携带个人的明信片、集章册、文创包等物品至博物馆游客中心,免费进行印章加盖,以此作为参观的纪念。

实施效果与影响

“华檐吉光——匾额文化展”自开展以来,受到了国家、省市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
入选国家文物局、中央文明办、中央网信办联合发起的2024年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项目名单

19.png

入选名单

荣获河南省2024年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优秀展览

20.png

获奖证书

河南省人民政府网站发布《“华檐吉光——匾额文化展”展览开幕》一文。

21.png


洛阳文物局网站发布《“华檐吉光——匾额文化展”展览开幕》一文。

22.png


23.png

游客参观展览

24.png

游客参观展览

广大参观者在参观展览后一致认为,此展览不仅显著扩展了他们的视野,而且深刻理解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邃底蕴及其独特魅力。展览的成功举行,彰显了洛阳锦龙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在展览策划方面的卓越能力,同时显著提升了洛阳匾额博物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文物承载着中华文明的记忆和智慧。展望未来,洛阳锦龙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将继续策划更多具有深远意义的展览活动,致力于传承和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和阐释文物资源中蕴含的优秀传统和精神价值,为洛阳打造全国沉浸式文旅产业发展高地、构建文化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上一篇:洛水霓裳

下一篇:“信·念——红色家书主题展”陈展案例

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售前咨询专员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售后服务专员

在线咨询

免费通话

24小时免费咨询

请输入您的联系电话,座机请加区号

免费通话

微信扫一扫

微信联系
返回顶部